作文细读间
两巴掌
徐 娜
[原文]
“啪!啪!”
我没有表情,只是两边的脸颊各多了五个指印,母亲那双慈祥的手,瞬间变成了铁沙掌。
母亲的泪应声流了下来,双手微微地抖着。没有声音,空气也凝结了。我明白母亲是爱我的,只是担心与心急,才给了我脸上的杰作。
想起一个小时前的事,也不免能理解母亲的心情。那是中午放学的时候,我和朋友们边嬉笑着边走向所住的小区。刚进小区门,门,就看见一名男子迎面跑来。我们只是向家走去,根本就没有在意到他。可是一阵叫声喊醒了我们的耳朵:“抢包啦!谁来帮帮忙啊?有人抢包啦!……”我们猛地向发声处望去,一名50多岁的妇女正向我们这边跑来,并指着离我们只有5米多远的那名男子。这时我们才注意到,那名男子面带黑口罩,左手提一只女式皮包,右手握拳,正向大门跑去。我们都意识到了什么,也都想到了一起,刚要上前拦截,谁知,他那握拳的右手弹出了一把刀。我们都傻了眼!
很快,我们反应了过来,开始追那位劫匪。接着,在路边买报纸的几名男生,看见我们边追边喊,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我们边打电话报警边追赶呼救,很快,在公安民警的帮助下,那名劫匪落入了法网。
当我在公安局做完笔录后,回到家,想着母亲如何表扬我。可是,一进门,就……
“饭在桌上都凉了,你还没回来,我在家里等得急死了,下了楼骑着车子去找你!又找不到你人,你想让我急死啊!”思维被母亲的话打断,“你又不是不知道我腿疼得要命,这倒霉的楼要爬6层,爬得我都累死了,你还不回来!你要是出了什么事,我可怎么办啊?”母亲抽泣着。
我知道母亲已骨质增生了,一个月后就要动手术,这样来回上下楼的确是很不容易。我的眼圈红了,没有说什么,仍然站着。
母亲总是这样,用这种近乎凶悍的方式表达着她对我的关心,从小到大都是这样。小的时候不懂事,总是被母亲打,但母亲每次也只是象征性地吓唬我,从未留下痕迹。而无知的我还老是怀疑自己是不是母亲的亲生女儿。如今,我长大了,了解了母亲爱的表达方式,也习惯了那样被打的感觉。那疼痛,像是母亲的心疼;那“啪”的一声,像是母亲的低诉。在母亲的巴掌下,我成长着,开始变得成熟,懂事。
看着母亲那美丽的白发与我共同生长着,我明白母亲的苦心。感觉着那火烧般的印迹,我仿佛看见生命中最美的图画——不是这张脸,而是这两个手印,它们红得鲜艳,红的绚烂,在我的脸上热着,暖着
母亲坐在沙发上。我轻轻地走过去,给母亲敲腿,抬头说:“妈,你再打我两巴掌吧,满舒服的!”母亲伸出双手抚摸着我的脸颊,露出久违的笑容。
[细读]
以声音开启全文,先声夺人,直切主题,在开始便展现高潮。
用“慈祥”来修饰“手”,不当,改成“温暖柔软”较好,正好与下文的“铁砂掌”相对应。另“铁沙掌”应为“铁砂掌”。这里交待打人者竟然是爱自己的母亲,引起读者的好奇,从而带着对原因的追寻阅读下文。
暴风雨后的宁静,情境渲染得较好。如将“我明白”起首的句子另起一段,则可收到更好的艺术效果。“才给了我脸上的杰作”一句与前文似有重复,应改成“才这么做”,另“杰作”一词有一定的幽默色彩,不符合此处的感情,可加上引号。
用倒叙的方式,交待母亲这种令人费解的行为的原因,同时转入对追劫匪这件事情的描述。“也不免”三字如换为“就”,意思会更加显豁。“喊醒了我们的耳朵”一句从歌词化用而来,似乎也没有必要,内容充实的文章用不着这样的语言来包装,可改为“突然传来一声喊叫”。所喊内容的第二句应与第三句颠倒,“谁来帮帮忙啊”一句可改为“帮帮忙啊”,“谁知”二字多余,可以删除。
“很快,我们反应了过来,开始追那位劫匪”一句与上文重复。可以删去,“接着”二字可不用。“也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显得幼稚,可改为“也过来帮助我们”。“边……边……”的句式在这两段中出现三次,应换一种表述。
第一句话明显是一个病句,缺少主语,应把“当”去掉。“回到家”说明已经到家,与下一句冲突,应改为“在回家的路上”。本段末尾再回到现实中,展现自己与妈妈因为这件事而产生的冲突。
回到开头的场景,正面展现母亲对我的爱。母亲的语言显得冗杂罗嗦,但正是她此时心理的真实反映。作文中不仅要用文字表现生活,必要的时候,也要再现生活,通过生活中的场景,让读者自己去品味作者的生活与情感。结构上,应把“母亲抽泣着”一段调到“饭在桌上都凉了”一段前面。前一段是回忆,正好借这一句话回到现时,可以打破寂静,自然开启下文,表露母亲的情感。“我知道母亲已骨质增生了”应改为“我知道母亲已患了骨质增生”:“一个月之后就要动手术”,根据实际情况改成“因为我要参考加高考,她将手术推迟了一个月”。这样修改可以把母亲对我的“爱”表达得更加充分、深厚。
在上两节中,我们可以看出母女俩的交流主要是通过行动,这一特点在本段得到了进一步的说明。一个“凶悍”,点出母亲的爱并非一味的温柔慈软,有时也会金刚怒目,而这一切,只是她特有的一种表达方式。在本段中,作者逐步塑造出一个“严母”形象。本段在写法上,再次回到过去,不是用某件事,而是用漫长生活里的印象,泛例运用得当。
在改写的时候,作者觉得此段的抒情意味还不够,于是在本段开头加了一句话:“史铁生说过:”儿子的痛往往放大几倍,在母亲身上体现出来。’我现在才真正懂得了这句话的内涵。有些事,只有生活才能告诉你,让你憬悟。“引用史铁生对母亲的爱,无疑可以增加本文的抒情力量,也可以借此把母爱放在一个更加广阔的背景下叙写,更富有感染力。
一般同学会在上一段抒情高潮的时候结束全文,但本文作者没有,而是设置了一个小小的场景:女儿给母亲“敲腿”,母亲“抚摸我的脸颊”,一幅包孕着无限爱意的画面洋溢而出,更能震撼读者的心灵。我们提倡文章结尾要“曲终雅奏”,真正的雅奏,不是议论拔高,不是抒情明志,而正是这一个个富有内涵的生活场景。
本文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所以文中的事,淡淡写出,不加修饰;文中的情,自然流露,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散文有一种特别的力量,它不靠渲染,不靠高调,只靠事实来感染人、打动人。事实的力量,只有感觉到它存在的人,才能真正领悟。我们也该想一想,生活中,是不是有一些事情,被我们丢掉了呢?而我们在写作的时候,这些材料是否会远离我们而去呢?文章再现生活,生活需要记录。是文章与生活的结合,让我们的人生更加美丽,让文章更加动人。
张小路
《作文细读间》阅读地址:http://www.91yuer.com/yuer/14607/
已有101+条评论,点击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