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底线教育缺失了吗?

更新于:2017-10-02 14:17:17
第4期
在一片停止冷漠的呼声中,佛山2岁的小悦悦离开了这个冷漠的世界。小悦悦用她小小的珍贵的生命告诉我们:我们对孩子的看护,以及安全防护这些底线教育,真的做到位了吗?!

现象:冷漠路人众生相


悲惨事故发生
[回放]2011年10月13日,佛山两岁小女孩在路上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而其间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过去,最终悦悦被第19名路人抱到路边。
[进展]截止到现在,小悦悦事故已经过去半个月了。两名肇事司机已经被逮捕,小悦悦父母也已经放弃了民事索赔。那18路人最后的表白也不尽相同:有说当时很害怕,有发誓自己根本没注意到……不管怎样,对于小悦悦的死来说都没有任何意义了。
然而,幼童被汽车碾压的悲剧还在继续。就在10月25日,广东再次发生幼童被碾交通事故!唯一可以告慰小悦悦的是,这次的路人,不再冷漠。
18个路人
从事件发生现场的监控录像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长长的冷血链。第一个司机,在前轮碾压过后,停了一下,又加大油门,用后轮碾压了第二次;然后是3个路人冷漠走过,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女童,却没有人停下来;接着就是又一辆货柜车从孩子的身体上碾压过去;接着又是一个个像什么都没有看到的路人……实在不忍心再叙述这个残忍的过程了,可是,面对这个惨痛的现实,我们无法再一次漠视!
追查自称肇事者
肇事司机:对不住孩子的家人
审讯中两名涉案的犯罪嫌疑人表示,当时并没有看到孩子在前方,特别是第一位肇事司机胡某,他对于伤害小悦悦事件表示懊悔,心情非常沉重,对不住孩子的家人。
路人甲:坚称没看到
听闻有人指责见死不救太冷血,张某称自己只听到孩子哭声,并未看到孩子倒地,更未看到血迹。如果我看到地面上有血迹,一定会下车救人的。
路人乙:后悔、同情、心痛、内疚
看过小悦悦被碾压的视频后,林小姐说,自己这几天一直想着这件事,晚上也睡不着觉,她用了几个形容词形容自己的心情后悔、同情、心痛、内疚。现在再想起这件事,林小姐说,那么小的孩子,她当时最起码应该报警,没帮忙实在不应该。
路人丙:网友骚扰让他烦
视频中,绿衣男曾朝着小悦悦躺着的方向看了一眼,但他坚称,没看到小悦悦,如果看到一定救。被人认为见死不救,这也给他的生活带来不少困扰。不光街上有人指指点点,一名网友还人肉到他的淘宝店铺,通过阿里旺旺骂他没良心,见死不救,这也让他非常烦恼。

舆论:为何集体批评路人甲


向救人的拾荒者学习
心痛,但是无能为力;咒骂,然后旋即忘却;指责别人,却放过自己——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对这种事情的心态,我们表现出的痛苦相当可疑,我们的咒骂缺乏内在的力量,我们的正义感从一开始就摇晃不已。所以说,与其谴责那18名路人的冷漠无情,不如向救人的拾荒者学习,回归最朴素的人类良知。
拷问:你会是那1/18吗?
每当惨剧发生,我们无不在思考和反思,但为什么一次次的思考和反思之后,现实依然在悲剧之中兜转?只因那个人不是自己?我们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肇事者、成为旁观人、也可能就是小悦悦。换位思考、将心比心方可让我们找回善良与良知。
冷漠——早已存在于我们的民族性里
鲁迅说:中国都市倘有人倒地,高兴者尽有,扶助者却极少。他在《经验》一文中说: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便是其一。救急扶伤,一不小心,向来就很容易被人所诬陷,而还有一种坏经验的结果的歌诀,是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于是人们就只要事不干己,还是远远的站开干净。
我想,人们在社会里,当初是并不这样彼此漠不相关的,但因豺狼当道,事实上因此出过许多牺牲,后来就自然的都走到这条道路上去了。所以,在中国,尤其是在都市里,倘使路上有暴病倒地,或翻车摔伤的人,路人围观或甚至于高兴的人尽有,肯伸手来扶助一下的人却是极少的。
所以,每每有社会恶性事件发生便有舆论谴责当今社会风气的思维,是错误的思维。路人冷漠,我们可否从根上医治?

责任:监护人难辞其咎


上海教授:路人再混蛋父母也难咎其责
一个简单不过的道理:路人再冷漠、再混蛋,也只是路人。能真正照看好小悦悦的,首先是父母甚至只能是父母,而不是路人。
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这时还去责难小悦悦父母,甚至极力主张把他们送上法庭,无疑是一种在伤口上撒盐的不道德行为。但撒盐是必要的消毒措施,否则伤口容易发炎、扩散——烂得更厉害。
网友:父母要教养不是放养
各大网站也在拒绝冷漠。每一个人都为小悦悦祈祷,每一个人都似乎在为小悦悦的父母感伤。但,我不得不说几句杀风景的话,小悦悦的父母没有照看好孩子,负有不可推卸的过失责任。
如果在美国,出现类似的案件,小悦悦的父母肯定会被调查,小悦悦的哥哥很可能会被寄养到其他的家庭或者儿童机构,这是因为小悦悦案件中,她的母亲犯有忽视之过。作为父母,这样的过错是不可原谅的,有一次即可能悔恨一生。

反思:如何避免悲剧重演


三石:道德无法量化但责任与惩处却可以量化
由小悦悦引发的各种反思中,不少人提出用完善法律法规的方式,强调家长的监管责任,处罚把孩子放养在危险环境中的家长;加大对交通肇事逃逸的惩处力度,剿灭肇事司机的侥幸心理。在道德谴责无法保证降低车祸事故时,通过法律法规的强制手段,才会带来明显效果,才能确保小悦悦的悲剧不重演。为了保护儿童的生命安全,家长和社会都要确保自己的责任心,并且把这份责任心落实到可操作的细则与条款中。
各国立法:避免见死不救
《法国刑法典》:任何人对处于危险中的他人,能够个人采取行动,或者能唤起救助行动,且对其本人或第三人均无危险,而故意放弃给予救助的,处5年监禁并扣50万法郎罚金。
美国一些州的法律:发现陌生人受伤时,如果不打911电话,可能构成轻微疏忽罪。
加拿大安大略省《见义勇为法》:自愿且不求奖励报酬的个人,不必为施救过程中因疏忽或不作为所造成的伤害承担责任。
专家:立法需谨慎
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王仲兴认为,针对中国目前的状况,见死不救不宜入罪。他认为,小悦悦事件反映出的更多的是道德层面的事情,法律是把双刃剑,设立见死不救罪更应慎之又慎。中国目前的状况不是无法可依,最重要的是将现有法律执法可依,同时借鉴国外的法律,大量分析类似案例,将法律更便于操作。
成长阶梯:培养宝宝的安全意识
首先,帮助宝宝树立安全意识,让宝宝了解环境中哪些地方可能对他/她造成伤害,从主观意识上建立起一道防护的屏障,是保护宝宝安全的重中之重。
方法1:让宝宝体验危险
美国的科学家曾经对宝宝们做过一个试验,探究宝宝对待陌生事物的态度究竟是由什么决定的,结果发现宝宝们对待陌生事物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经常照顾他的妈妈的态度。如果妈妈对某个陌生事物表现出欢迎、肯定的态度,宝宝往往也比较容易接受这个新事物,如果妈妈对这个陌生事物表现出怀疑、拒绝、否定的态度,宝宝往往也容易表现出相似的态度。因此,在生活中,妈妈如果对某些危险的物品表示出拒绝、害怕的态度,并用语言加以表达:烫!危险!不要碰!宝宝往往会采纳妈妈的态度,远离这些物品。
方法2:教给宝宝处理危险物品的方法
对于生活中一些日常用品,比如剪刀、刀子、沙发的高靠背、凳子等,小宝宝一旦看到,往往会好奇地拿起来摆弄,或者爬到沙发靠背、凳子上,如果不告诉宝宝如何处理这些有危险的物品,宝宝可能对自己造成伤害。因此,爸爸妈妈有必要告诉宝宝一些必要的常识,让宝宝掌握处理这些危险物品的方法,从而获得安全。
方法3:选择安全的活动场地
对于活泼好动的宝宝,爸爸妈妈应该支持和鼓励宝宝活动,因为小宝宝智力的发育跟他运动能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但是,活动的时候,要注意带宝宝选择安全的场地,这样既不会限制宝宝的活动,又能够让宝宝快乐地玩耍。
友轶杨阁:生命教育是第一堂课
我们是否从小教会孩子学会帮助别人,尤其是当别人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应该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这是最底线的教育了。如今路人的冷漠,是否与从小就缺乏这种底线教育有关?那么,#请停止冷漠#的呼声,是否该从孩子开始?!
结束语:小悦悦事件发生之后,人们纷纷怒斥社会道德沦丧,这样的愤怒是有理由的。不过,道德的解药往往是一剂慢方。而就这一事件本身而言,釜底抽薪的解决办法就是防止类似悲剧的重演。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有责任和义务让孩子了解更多的安全知识,真正尽到家长的监护责任,同时,我们更有责任和义务教会孩子乐于助人,让他们拥有爱自己与爱别人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底线教育。
让小编心痛的是,小悦悦事故发生之后,类似的幼童被碾交通案件依然在发生(新闻)。更可悲的是,仿佛小悦悦事件已经快被人淡忘。友轶杨阁(微博)呼吁成立小悦悦纪念日,纪念逝去的小生命,警醒我们这些马虎大意的父母,唤醒冷漠的路人。我们孩子的生命安全保护,依然任重而道远。

你的底线教育缺失了吗?》阅读地址:http://www.91yuer.com/yuer/25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