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开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
更新于:2017-10-14 12:16:17
坏苹果效应是指一个坏苹果如果不及时剔除,则会将周围的好苹果也变成坏苹果。在我们的育儿当中也有很多类似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要挟、对孩子缺点的放大都会产生坏苹果效应,这些妈妈们都知道吗?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如果你不……,我就不给你……/不带你……。如果说孩子不愿意干的事情是坏苹果,愿意干的事情是好苹果,家长把这两样事情捆绑在一起,以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要挟孩子干不愿意干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孩子可能对好苹果也不感兴趣了。原因就是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要挟,心里就会产生一种不满的抵触情绪,这种负性情绪体验通过家长人为缔造的好苹果和坏苹果之间的心理链接,侵蚀感染到孩子原来感兴趣的事情上。而且孩子也只是会表面上屈服顺从,心不甘情不愿的做了你希望他做的事情,但内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接纳家长的本意。久而久之,长期处于这样的坏苹果效应下的孩子会意志消沉,缺乏自主追求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的内在动力,表面顺从,但其实对家长有抵触和不满。
有些家长嘴上会说自己是非常民主和尊重孩子的意志和想法的,绝对不会做出要挟孩子的事情。但其实在不经意之间也会出现隐形要挟的现象。比如我们绘画心理乐园的一个家长就在跟我交流的时候说到:孩子不愿意去学习古筝,觉得太累了。然后家长就对孩子说不去学古筝也行,那是不是可以在课余时间把钢琴的级别练的更高一些。之前孩子本来是会主动练琴的,可是最近反而莫名的懈怠了。正是因为家长并没有照顾到孩子想要休息和放松的真实愿望,而是继续看似柔软,却实则给孩子施加压力,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当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爱是有条件的,内心一定不会好受,而这种负面情绪就会干扰到孩子的钢琴学习。
有些父母是这样的,看不得孩子身上出现一丁点的失败、错误或者不足,否则就很容易紧张和焦虑,认为是很严重的问题。这背后的真实原因是家长本身很容易出现挫折感泛化的心理模式。也就是说,一件孩子身上的事情引发了家长自己的挫折感,家长就会把这种挫折感泛化到很多其他的事情上,从而用与这件事情本身完全不匹配的重视程度来对待这件事情,坏苹果效应就产生了。有一些这样的孩子,稍有差池就会崩溃式地大哭,可想而知,这种教育下的孩子是经不起一丁点的挫折的,因为哪怕一丁点的挫折,就被他们的家长扩大了N倍。久而久之,孩子很有可能变得怯于尝试,过分自我否定。更遗憾的是,他们以后也有可能会成为自己父母那样的家长。
显性要挟带来坏苹果效应
比较典型的例子是如果你不……,我就不给你……/不带你……。如果说孩子不愿意干的事情是坏苹果,愿意干的事情是好苹果,家长把这两样事情捆绑在一起,以孩子感兴趣的事情要挟孩子干不愿意干的事情,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孩子可能对好苹果也不感兴趣了。原因就是当孩子感受到家长的要挟,心里就会产生一种不满的抵触情绪,这种负性情绪体验通过家长人为缔造的好苹果和坏苹果之间的心理链接,侵蚀感染到孩子原来感兴趣的事情上。而且孩子也只是会表面上屈服顺从,心不甘情不愿的做了你希望他做的事情,但内心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接纳家长的本意。久而久之,长期处于这样的坏苹果效应下的孩子会意志消沉,缺乏自主追求积极健康的兴趣爱好的内在动力,表面顺从,但其实对家长有抵触和不满。
隐性要挟也会带来坏苹果效应
有些家长嘴上会说自己是非常民主和尊重孩子的意志和想法的,绝对不会做出要挟孩子的事情。但其实在不经意之间也会出现隐形要挟的现象。比如我们绘画心理乐园的一个家长就在跟我交流的时候说到:孩子不愿意去学习古筝,觉得太累了。然后家长就对孩子说不去学古筝也行,那是不是可以在课余时间把钢琴的级别练的更高一些。之前孩子本来是会主动练琴的,可是最近反而莫名的懈怠了。正是因为家长并没有照顾到孩子想要休息和放松的真实愿望,而是继续看似柔软,却实则给孩子施加压力,提出了自己的条件。当孩子感受到家长对自己的关爱是有条件的,内心一定不会好受,而这种负面情绪就会干扰到孩子的钢琴学习。
挫折感泛化带来坏苹果效应
有些父母是这样的,看不得孩子身上出现一丁点的失败、错误或者不足,否则就很容易紧张和焦虑,认为是很严重的问题。这背后的真实原因是家长本身很容易出现挫折感泛化的心理模式。也就是说,一件孩子身上的事情引发了家长自己的挫折感,家长就会把这种挫折感泛化到很多其他的事情上,从而用与这件事情本身完全不匹配的重视程度来对待这件事情,坏苹果效应就产生了。有一些这样的孩子,稍有差池就会崩溃式地大哭,可想而知,这种教育下的孩子是经不起一丁点的挫折的,因为哪怕一丁点的挫折,就被他们的家长扩大了N倍。久而久之,孩子很有可能变得怯于尝试,过分自我否定。更遗憾的是,他们以后也有可能会成为自己父母那样的家长。
《避开家庭教育中的坏苹果效应》阅读地址:http://www.91yuer.com/yuer/26203/
已有101+条评论,点击查看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