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十个错误观念
感冒,是宝宝最常见的疾病,尤其是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容易感冒。感冒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有些父母在护理宝宝感冒及呼吸道疾病时候存在很多误区,专家特别提醒父母注意。
错误观念1:咳嗽、打喷嚏要用手挡
很多父母教导宝宝:打喷嚏时第一反应要用手遮住。虽然遮住的举动是对的,可以避免细菌散播,但是用手遮就是错的。传染疾病医生解释道,因为多数人用手遮住喷嚏或咳嗽后,不会立刻洗手,因此大量的病菌残留在手上,有可能经过碰触,传染给他人,也有可能把病菌再带给自己。
所以,一定要让宝宝注意勤洗手,出入公共场合,尤其是医院、车站等高危险区域,一定要养成回家洗手的习惯。
小帖士:美国疾病管制处建议,洗手时间最好约20秒,时间差不多是你在心中默念生日快乐两次。
错误观念2:宝宝鼻塞不用特别护理
宝宝鼻塞后会影响宝宝的饮食,睡眠。由于鼻子不通宝宝在吃奶时需要通过嘴来呼吸着就可能使宝宝吸入大量空气,最终可能会使宝宝发生呕吐或者吐奶,严重影响宝宝的正常饮食;晚上睡觉时由于宝宝的鼻塞,可能会打呼噜或者难以入睡。
所以一旦发现宝宝有感冒就应该马上治疗。有时因为大人的失误可能会使宝宝感冒加重,发展为鼻塞,喉咙有痰,或者小儿肺炎。严重影响宝宝的正常发育。
宝宝鼻塞护理方法:
1.如果是鼻涕,可以用吸鼻器,或者父母可用柔软的手绢擦拭流出的鼻涕,因为宝宝皮肤很娇嫩,擦拭多了会令宝宝感觉不舒服,所以擦鼻涕后可用湿势毛巾捂一捂,再轻轻地涂上一点油脂,防止皮肤龟裂疼痛;如果是干鼻屎,可以去买一种专门夹鼻屎的小夹子,塑料的,小圆头,等宝宝睡着的时候夹,动作要快要轻。
2.用脱脂棉花搓成和宝宝鼻孔大小一样的棉条,先用水浸湿后放入宝宝鼻孔里湿润鼻屎,取出后再用干棉条把鼻屎粘出来。
3.拿鱼肝油或生理盐水在鼻孔里各滴一滴,这样会软化鼻屎,过一会儿孩子打个喷嚏就会把鼻屎给带出来了。
4.晚上在开空调的房间放一个加湿器,可以增加室内湿度,缓解孩子因空气干燥而引起的鼻塞。
错误观念3:感冒恶寒,发汗可痊愈
中医对风寒感冒的治疗是发汗解表,有一些人对此一知半解,患上感冒后,不辨寒热虚实统统寻求种种办法发汗以求解表,蒸桑拿、喝姜糖水、蒙头捂汗、喝酒、剧烈运动等等。而实际上这些未必适合所有感冒患者。
桑拿的冷热交替会削弱机体对感冒病毒的抵抗力,另外还可因为汗出过多而加重病情,尤其是发热期间更不宜使用此法;姜糖水能治疗风寒感冒,但风寒感冒服之就犹如火上交油;蒙头捂汗容易导致机体组织缺水而出现变症;喝酒会加重黏膜血管扩张充血,使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病情进一步加重;剧烈运动加大体内能量消耗,不仅使抵抗力减弱,机体氧的消耗量也大大增加,以至加重心肺等脏器的负担,更不利于感冒的恢复。所以,患者千万不可不做分析便乱发汗,尤其是儿童。
错误观念4:有咳嗽就要吃止咳药
对人体而言,咳嗽是一种生理性反射,当呼吸道受到不当外物吸入或浸润发炎,便将此一讯息上传至大脑中延髓的咳嗽中椎,就引起激烈的反射运动,目的在于将气管内异物排除,因此咳嗽时会以猛烈速度,自喉咙深处把空气排出,同时一并将异物喷出。
从上述观点来看,咳嗽是个自我保护机制,对人体是有益的。除了先判别有痰的咳或无痰的咳之间的差别外(前者应增加水份摄取,以及考虑是否使用化痰药物),另外也要考虑干咳是否引起生活上不适,如不能入睡、吃了便咳或呕吐,才需考虑用适当止咳药物。
错误观念5:任何时候都能拍背排痰
当宝宝罹患感冒、细支气管炎、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时,喉咙里总是发出“呼呼”的痰声。在呼吸系统尚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宝宝自身的咳痰能力不足,大量痰液堆积在呼吸道内,致使肺部肺叶坍塌,细菌滋生,严重者还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的现象。如果父母能够利用拍击的方式帮宝宝排痰,就能降低痰液带来的不适与感染的几率。
拍痰的时机
虽然拍痰是有效又安全的排痰方式,但并非任何时候都适用。在吃饭前后的1小时内都不要拍,因为在饭前拍,痰有可能被松动,卡在喉头,这时东西吃下去就会吐出来;在饭后拍,也会造成胃不舒服,甚至将刚吃下的东西吐出来。
拍痰的时间要足够长,次数也要足够多;一次大约拍10分钟,一天拍4~6次,一连持续三四天,就能见到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在拍痰过程中要随时注意宝宝的脸色和呼吸,如果有脸色发紫或呼吸不顺畅的现象,就先休息一下,等宝宝呼吸平稳后再继续拍。
需要“抽痰”吗?
当痰液在宝宝喉头作怪时,父母常常会兴起抽痰的念头。其实,抽痰只能抽取咽喉附近的分泌物,无法抽到声带以下,而且痰液仍会一直分泌,无法减少宝宝不舒服的感觉。另外,抽吸的压力过大还可能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容易发生危险。因此,建议父母尽量采取拍痰的方式,简便又有效。
错误观念6:在生病时过度依赖维生素
很多人习惯在孩子感冒时给孩子吃维生素,包括维生素C、A、锌等。其实维生素对感冒是有实质帮助,譬如锌能促使酶发挥各种作用,从制造脱氧核糖核酸,到愈合伤口,也能抑制一般的感冒。锌对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必不可少,它帮助人体抵抗感冒、流感、结膜炎及其它感染。
研究发现,在感冒症状开始前摄取维生素,的确可以让感冒早些痊愈,或是在症状还会发生前,提前恢复。
不过专家说,如果你是在已经发高烧、流鼻水时,才想到要吃维生素,已经来不及了,想要预防感冒,需要日常生活间的均衡营养,综合维生素必须是在还没感冒时服用,才有抵御的效果。
错误观念7:过度依赖感冒药物
很多父母在孩子感冒时,喜欢吃各种感冒药,或是使用各种喷剂等。医院内科医生表示:如鼻子喷剂有时候喷太多,反而会让鼻子变的过于干燥,导致副作用。他建议,对于这类喷剂,一天使用量不要超过三次以上,许多人要学会忍耐,不要鼻子一不舒服,就使用喷剂。对于六岁以下的孩童,用药方面更要小心,最好找医生后再服药,千万不要随便吃感冒药。
小贴士:食物是最好的药方,多吃营养的食物,或是在感冒时喝些让自己舒服的冷热饮,有时候都比服药来的快又有效。
错误观念8:感冒就用抗生素
病毒或者细菌都可以引起感冒。病毒引起的感冒属于病毒性感冒,细菌引起的感冒属于细菌性感冒。抗生素只对细菌性感冒有用。
其实,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性感冒。严格意义上讲,对病毒性感冒并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而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
错误观念9:孩子3岁以后可以吃大人的药了
现在大多数父母都知道婴儿要使用专用的药物。而等孩子大一些以后,有的父母就以为对大人安全的药物,小孩子也是可以用的,只要减少一点剂量就行了。
殊不知由于孩子的生理与大人不同,对成人安全的药物对儿童未必安全,有时甚至是危险的。如四环素类的药物由于其强毒副作用目前被儿科淘汰;庆大霉素会致神经性听力损伤,6岁以下儿童禁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存在引起关节病变和妨碍软骨发育,影响孩子的身高,故18岁以下未成年人皆不宜用。又如感冒通,大人吃了没事,孩子服用后可能会出现血尿,后果严重。
专家提醒:用药前一定要看清楚说明书,孩子用什么药,剂量多少应由儿科医生来决定,而不应父母自己想当然,以免出错。
错误观念10:吃化痰药需吃到没痰为止?
人体在对抗病毒或细菌入侵呼吸道时,会因发炎反应产生分泌物,加上剥落的上皮以及死亡的病源体等,造成痰液。当感染数日后,体内免疫系统可以主控情况而未恶化时,便会由各种免疫细胞,尤其是游走在上皮黏膜间的吞噬细胞,负责清除痰液的工作。
因此,有痰时以多摄取液体、将痰软化为首要之务;至于化痰药,则只在当医师觉得痰黏稠度高且多时,才需在急性期的前数天内使用,并非一直用到无痰为止。
妈妈们应相信,宝宝体内本即有一位清道夫在执行勤务,只要将环境因素(包括水份摄取、温湿度等)做适当调整便可以,身体会自然痊愈的。
以上常见错误观念,在家长护理感冒宝宝的时候常会见到,在此呼吁所有爱护宝宝的父母们,千万不要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甚至将黑白颠倒,如此反而会使宝宝的病症难以舒缓。应当在对宝宝做出处置之前,先思索一遍合理的作为,看看育儿百科,或者和您的儿科医师电话咨询,便可以为宝宝在有呼吸疾患时,做最好又正确的保健。
《宝宝感冒十个错误观念》阅读地址:http://www.91yuer.com/yuer/8356/
已有101+条评论,点击查看发表评论